既然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意义如此重大:“在学生的意识中,不明确的、模糊的、肤浅的表象越少,压在他肩上的学业落后的负担就越轻,他的思想对于以后再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准备就越充分,他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就越好”。如此就要求不仅是从教师角度,还是从家庭角度都要给予重视。
对教师而言,他们的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将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这里作者就从课堂教育角度对教师提出了要求:要尽量设法做到,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就能看出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极其重要的是要看出“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独立工作如何。作者还郑重提出建议: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不要让任何个学生对事实、现象、规律性做出肤浅的理解,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就在语法规则上犯错误,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数学规律性时就解错例题和应用等等。
在这里,对“肤浅的理解”或许教师们有更深刻的体会,他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从不同角度对问题的回答、对例题的分析和对练习题的练习进度进行判定。为了避免出现这样“肤浅的理解”从而致使错误的发生,教师应该在备课时尽量预先估计一下,在什么地方,在哪一个点上,以及这个学生可能是谁会出现这种情况,并对这一点进行着重的准备。
对于新教材的第一次学习我有些疑问和想法。
第一次学习会持续多久,是从预习开始,到讲授这个知识点的这一堂课?还是会持续更久些?想必大家都会有此共识,孩子们都会利用假期时间去预习新学期的课本,所以他们已经对新知识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而这时他们所领悟到的那些和作者所说的“第一次学习”是否有关联呢?
在没有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在和女儿一起预习新教材时,都希望她不要只是蜻蜓点水般地一带而过,这样很容易会在头脑中形成比讲课还要印象深刻的自以为是;但同时,完整地学习会不会影响之后课堂上的听课效果,这始终是个多少让我有些不好把握的问题。
于是,我又想到了幼小衔接的问题。当我们翻看一年级语文书的时候会发现汉语拼音这一项内容安排的课时并不多,作文www.yuananren.com不知道是因为现在确实是淡化了汉语拼音的学习,还是觉得这些在幼儿园或者幼小衔接班中都会讲授。这就对幼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一项并不是幼教老师所必须掌握的,但这些确是孩子们学习的第一次。这样的第一次好像有些尴尬,幼师不擅长,小学不细讲,从前的学前班也成了奢侈的配置。还有谁对孩子们的第一次负责呢?
同时,提前预习是不是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把握学生的脑力劳动效果确实不是一件易事。这也是家长既有赖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又不完全放心的原因之一。